首頁董事長的話看見更多看不見的角度
看見更多看不見的角度
史勇信專欄
2013年11月號的《遠見雜誌》,登出一篇文章〈齊柏林:飛到天際,才認識自己的土地〉,其中一段寫道,這部在當年11月1日上映的記錄片名,雖為《看見台灣》,其實是一般人平常「看不見的台灣」。

齊柏林說,從天上俯瞰,與在地面行走所看見的台灣,全然不同。

這位讓人尊敬與懷念的大導演,原本想拍攝出台灣的美麗,可是,當他的鏡頭,在921之後,在飛行過許多台灣的高空之後,他看到出海口因為濫砍所堆疊的浮木,他看到人為的過度開發造成土石流人禍,這時,他的鏡頭所捕攝的,不再是山海美景,而是一句句的沉痛,他透過鏡頭讓我們知道,一個看不見的台灣,有一種不能再等下去的急迫,他讓我們知道,海岸山林正遭受著長久的創傷。

當年我第一次看完《看見台灣》之後,內心非常激動。我的心情,被震撼是多過於感動,它讓我有了更深的反省──在生活的土地上,很多習以為常的幸福與便利,背後其實隱藏著更多不被看見、容易忽略的事物,如果不能用心去看,如果不能用另一個角度或者高度去看,很多事物常常是無法被看見的,就像是我們所熟知的台灣,其實還有更多「看不見的台灣」。

齊導演這部偉大的影片,確實對我產生巨大影響,他提醒了我,用不同的高度與角度去面對生活與工作上的一切。這樣的啟示,深深影響我對於教育的想法,也讓我更加確定過去的想法。

其中之一,就是所謂的「教育位置」。傳統上,教育都被視為給予與需求的關係,這種關係更多時候都是「給予高於需求」。換句話說,是一種「餵養式」的,也就是教者一方,用其方式要求讓受教的一方被動接受。但這種方式,忽略了受教者的需求。

受教者的需求,在三貝徳剛創立的時候,就一直被提出來討論。在我的觀念裡,教育的翻轉,必須把受教者的位置至少提升到與教學者同樣的天平裡,換言之,教學者必須重視受教者的需要,有了這樣的認識,才能讓教學者更重視教學的內容與教學方法的設計。

三貝徳因為很早就有這樣的自覺,也使得我們的課程內容、教學平台的設計,以及對教學方法的重視,都因此產生更多的互動性,而這樣的互動性,就是一種「回饋效度」的產生,也就是「教育效果」的發揮。

當年看完齊柏林導演的《看見台灣》,我常提醒工作夥伴們,必須對思考的角度有所警覺,這種對於思考角度的警覺,最大的意義就是,找出不同觀點的方法去提升現有的一切,換言之,就是找出目前工作上所看不見的角度。我深信,透過這樣的覺醒,也就是提升品質的開始。